股票配资入门知识 孩子发热怎么办?专家教您快速应对
发展科技金融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。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发展科技金融能够更好促进科技、产业、金融良性循环,助力企业技术创新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近年来,我国科技金融快速发展,有力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,今年8月末,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.69万亿元,同比增长15.9%,其中,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.4%;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.09万亿元,同比增长21.2%。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、广度、精度,要构建以科技信贷、科技保险、股权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基本架构的科技金融体系,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,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。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、无抵押、高投入、长周期的特点,完善评估体系,加强数据共享,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、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。
进入冬季,气温骤降,一些小朋友出现发热症状后,家长往往十分紧张和焦虑。儿童发热应如何应对?记者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彭华。
彭华介绍,适当的发热对机体有益,是机体对抗病原体所展现的生理防御机制。每一次生病,都是病原体和机体对抗的过程,当孩子病愈后机体就会产生病原体相关抗体,使免疫力逐渐提升。所以,不必过于紧张。
判断儿童是否发热,彭华推荐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腋下测量。37.5到38.0摄氏度为低热,38.1到38.9摄氏度为中度发热,39.0到40.9摄氏度为高热,大于等于41摄氏度为超高热。通常高热时半小时到1小时测一次体温,超高热时需增加测温次数。而中低发热且孩子体温稳定、精神尚可时推荐2到4小时测一次。如发现孩子体温或病情变化,需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。清晰掌握孩子病情变化,对医生判断病情有极大的帮助。
哪些原因易引起孩子发热?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,其中较多见的是感染性发热,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为常见。由于病原体存在显著的季节规律,家长可根据季节采取预防措施,比如冬春季节天气干燥易于病毒在空气中传播,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,可通过外出戴口罩、减少去人群聚集处来预防。夏秋季气温高、湿度大,是肠道病毒传播的高发季节,可以通过让孩子注意手卫生、少去公共游乐场来预防。
朱慧卿 作(新华社发)
如果孩子发烧了,如何应对?彭华说,发热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:体温上升期、发热持续期、退热期。体温上升期多表现为畏寒、寒战甚至皮肤苍白等,这时室内温度维持在18到20摄氏度为宜,避免空气气流直吹;适当添加衣服或盖被子,注意保暖的同时不宜裹太紧、太厚;家长可以用手揉搓孩子的手足,促进血液循环;用温水擦澡,不要用酒精擦浴。发热持续期,孩子皮肤潮红而灼热,呼吸及脉搏加快,应多饮温水、注意散热。退热期,孩子大量出汗,皮肤温度逐渐降低,应及时补充温水或电解质液,如体温骤降可增加衣服保暖。
如何吃退热药?如果发热对孩子作息、玩耍、饮食及精神无影响,不需要急着给孩子喂退热药。当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大于等于38.2摄氏度并伴明显不适时,可采取药物退热,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;6月龄以上儿童,退热药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;2月龄以下儿童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退热。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退热。两次服用退热药间隔应在4到6小时。
儿童发热不一定需要去医院。若表现为单纯体温升高,口唇颜色正常、神志清楚、哭声有力、热退后精神反应良好,无其他伴随症状,可在家观察,同时用多饮水、温水浴、减少衣物等物理方法退热股票配资入门知识,必要时可口服退热药。但若有其他症状,如无法进食或饮水、面色苍白、持续高热不退、抽搐等则需尽快就医。